在线咨询 | 联系我们
咨询电话:13426037149

关于我们

律师介绍
业务领域
在线咨询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

  • (仅律师可见)
  • (仅律师可见)
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>成功案例> 正文

父母遗产房屋起纠纷,北京房产律师解读强制分配法律依据

来源:网络  作者:未知  时间:2025-02-04

 (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和避免不必要纠纷,以下案例中当事人姓名均为化名,若有雷同请联系我们予以撤销。)

一、案件背景与争议焦点

本案发生在北京市西城区,围绕位于西城区 ×× 房屋的继承与归属问题展开。核心争议集中在两个关键方面:其一,涉案房屋的产权归属及遗产份额如何确定,特别是林慧兰主张房屋购房款由其夫妻支付,应视为父母与夫妻共有的观点是否成立;其二,在遗产分配时,如何考量双方对被继承人的赡养情况,进而确定遗产分配比例。这其中涉及到夫妻共同财产与家庭共有财产的界定、遗产继承的法定规则、证据的收集与采信以及赡养义务的认定标准等多个复杂要点。

二、原告诉求与依据

原告林宇杰向法院提出以下诉讼请求:

判决北京市西城区 ×× 房屋归原告所有,原告按照房屋评估价格的二分之一向被告支付房屋折价款。

判决被告承担本案的案件受理费。

原告称,其与被告林慧兰是兄妹关系,父亲林启贤于 2000 年过世,母亲陈淑华于 2020 年过世,父母仅有他们两个继承人且均未立遗嘱,也无对外负债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 ×× 房屋属于父母所有,就遗产分割事宜,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,故诉至法院。

三、被告答辩意见

被告林慧兰辩称,认可原告所述被继承人家庭亲属关系及死亡情况,但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,主张涉案房屋的所有权。理由如下:

房屋产权主张:在确认双方遗产继承份额之前,应先确定遗产占房产的份额比例。北京市西城区 ×× 房产虽登记在父亲林启贤名下,但登记时父亲已去世,且房屋购房款是由本人夫妻两人承担的,应视为父母和本人夫妻的共有财产。

遗产分配主张:本人照顾父母并共同居住在北京市西城区 ×× 房屋 20 余年,对父母尽了主要扶养义务,并且该房屋是本人唯一的居住地,在分割遗产时,被告应予多分,现被告主张整套房屋的所有权,向原告支付相应折价款。

四、法院查明事实

家庭关系:林启贤与陈淑华系夫妻关系,二人生育林宇杰、林慧兰。林启贤于 2000 8 2 日死亡注销户口,陈淑华于 2020 9 24 日因死亡注销户口。

房屋情况:北京市西城区 ×× 房屋于 2003 12 17 日登记在林启贤名下。关于该房屋的价值,因林宇杰与林慧兰均主张房屋所有权,经过当庭竞价确定房屋价值为 1000 万元。

购房款出资情况:

林慧兰提交 2 张收据,证明购房款由其夫妻支付,涉案房屋归父母及林慧兰夫妻四人共有。收据显示,林慧兰的爱人陈俊于 2000 9 15 日交纳了维修金 2414.02 元、税 220.54 元;林慧兰于 2000 9 19 日交纳了购房款 37432.33 元,交款人处写着 “林慧兰代”,以上共计 40066.89 元。林宇杰认可证据的真实性,不认可证明目的。

林宇杰提交手写条、银行储蓄存款利息清单等,证明购房款是由父母出资的。林慧兰认可证据的真实性,不认可证明目的,认为手写条是其配偶手写的,给了双方母亲,不是用于买房,手写条内容为存折金额与加利息实付金额。

赡养情况:

原被告认可老人住院之前,与林慧兰共同居住生活。

林宇杰表示老人住院期间由其照顾;林慧兰表示老人住院期间是由双方共同照顾,住院费由林慧兰支付,护工费由林慧兰支付给林宇杰,再由林宇杰付给护工。林宇杰表示林慧兰给的费用不足以支付护工费,多的部分是其支付的。

林宇杰提交了陈淑华住院单据和转院手续等证据;林慧兰提交了陈淑华住院费用结算单、转院救护车收据、银行明细单等证据,双方均认可对方证据的真实性。

五、法院裁判结果

林启贤名下位于北京市西城区 ×× 房屋由被告林慧兰继承,被告林慧兰于本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向原告林宇杰支付房屋折价款 480 万元。

六、律师视角剖析

(一)案件分析

房屋产权认定论证:从房屋产权登记及证据关联性角度出发,分析本案房屋产权问题。强调房屋登记在林启贤名下,虽林慧兰主张购房款由其夫妻支付,但从林宇杰提交的证据来看,手写条内容与银行、债券数额对应,且这些财产并非来自林慧兰夫妻,法院认定购房款来源于被继承人。同时指出购房款来源与房屋权属归属无必然联系,有力反驳了林慧兰关于房屋共有的主张缺乏证据支持,为林慧兰争取房屋全部产权奠定基础。

遗产分配原则运用:依据遗产分配的法定原则,结合本案赡养事实进行分析。强调林慧兰与被继承人共同居住生活 20 余年,在赡养老人方面付出较多,根据 “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,分配遗产时,可以多分” 的原则,通过梳理双方陈述及提交的证据,清晰呈现林慧兰在赡养老人过程中的具体付出,为林慧兰在遗产分配中争取多分提供有力依据。

对原告观点的反驳:针对林宇杰要求平分房屋的观点,从赡养事实和遗产分配原则角度进行反驳。强调林慧兰在赡养老人方面的突出贡献,与林宇杰相比,在遗产分配上应予以多分,而非简单平分,成功维护了林慧兰的诉讼请求。

(二)办案心得

法律知识的深度掌握与运用:在处理遗产继承纠纷案件时,要全面掌握《民法典》继承编中关于遗产范围界定、继承顺序、遗产分配原则以及家庭财产关系等相关法律规定。准确运用这些法律知识判断房屋产权归属和遗产分配比例,为案件分析和辩护提供坚实法律基础。

证据收集与分析的关键作用:重视证据收集,全面梳理家庭关系证明、房屋产权登记资料、购房款支付凭证、赡养费用支出凭证、医疗单据等各类证据。通过对证据的细致分析,挖掘关键信息,如本案中购房款来源证据、赡养老人的具体事实证据对案件的关键影响。同时,敏锐捕捉对方证据漏洞,如林宇杰在赡养证据方面的不足,进行有力反驳。

庭审策略与沟通技巧:庭审过程中,制定合理的庭审策略至关重要。围绕房屋产权归属和遗产分配这两个核心争议焦点展开辩论,针对原告的观点和质疑,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,避免陷入不必要的争论。注重与法官的沟通,以清晰、有条理的方式阐述案件事实和法律依据,引导法官关注关键要点,提高庭审效果。

应对复杂家庭纠纷的能力:此类案件涉及复杂的家庭关系和情感因素,在处理过程中,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诉求,在法律框架内寻求平衡。既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也要合理应对对方的合理诉求,以专业和理性的态度解决纠纷,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。

 


添加微信×

扫描添加微信